在Golang
的各种用法当中,context
可谓是最能够体现Golang
语言特性的模块之一。context
的本意为情境、上下文
,而在Golang
程序当中,则可以被用于描述一次调用
、会话
或者任务
的状态信息。关于context
网上有很多语法以及源码分析的文档,但是里面很多却不能从实战场景体现context
的作用,导致这个概念难以理解。因此这一回,经由踩坑context
后,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讲述context
在Golang
怎么用来最为方便,怎么理解最为实用。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ontext
。我们先走源码:
1 | type Context interface { |
在源码定义中可以看到,context
模块给开发者定义了一个接口约定Context
。在先前关于接口的文章中有提到,接口本身定义的是一个实体可以做的行为,那么我们初步理解context
的时候,就可以通过Context
的定义,知道一个Context
可以干什么。
假设一个Context
实例ctx
,关联到了一次会话
,作为当次会话
的情境
。根据代码定义,Context
可以做以下几种行为:
Deadline
-> 透出两个信息:本次会话
的DDL是否有设置(ok
),设置到了什么时候(deadline
)Done
-> 通过调用<- ctx.Done()
,可以阻塞等待本次会话
的情境
结束Err
-> 当情境
结束时,可以知道本次会话
结束掉情境
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程序性质的,比如
超时
或者程序主动调用cancel
,不具备业务性质 - 要给到具备业务性质的
情境
结束原因,需要用到context.Cause
,具体用法见下文
- 这个原因是程序性质的,比如
Value
-> 透出当前情境
设定的某一个字段
的值
可以看到,Context
实例具备共享值信息(Value
、Deadline
)以及共享状态信息(Done
、Err
)的作用,定义上非常轻量实用。在实战场景里,context
也有两个最为典型的应用场景,分别是:
- 单次会话里,在相互配合的
goroutine
之间,共享当次会话的值、状态等情境信息 - 长链路调用里,透传调用信息,覆盖到整个调用链路,使得每单个调用链路信息都可回溯
这两种应用场景,通过context
模块的预置功能,加以组合,就可以充分实现。
在Golang
的设计里,每一个context.Context
实例生成,都必须关联到一个父级的Context
实例,这样的设计下,比如父级的情境结束了,那么子级的情境也会递归结束,从而能够满足情境之间的关联关系。Golang
为开发者提供了两个最根部的Context
实例:context.Background()
和context.TODO()
,均是单纯实现了Context
接口定义,返回零值。在状态层面,这两个Context
不可结束,因为没有等待结束的chan
在Done
接口里实现。
业务如果要自己定义Context
实例,就必须继承这两个Context
实例,或者他们的子Context
实例。这两个根部Context
的业务含义是:
context.Background()
:业务层面需要起一个最根部的Context
实例,继承这个context.TODO()
:业务还不清楚继承什么Context
时,继承这个
上一段代码案例:
1 | func TestCtxBase(t *testing.T) { |
由于context.Background()
和context.TODO()
不可取消,显然地,这段代码会1秒之后打印timeout
。
接下来就来看一下,context
怎么在不同goroutine
之间共享会话情境信息。Golang
默认定义了context.WithCancel
、context.WithCancelCause
、context.WithDeadline
以及context.WithValue
等几个Context
实例构造器,构造出来的内容里,除了新创建的Context
实例之外,也会给一些回调函数,用来修改新Context
实例的状态信息。
首先来看context.WithCancel
和context.WithCancelCause
,两者作用相似:
context.WithCancel(parent Context) (ctx Context, cancel CancelFunc)
- 输入:父
Context
- 输出:新
Context
、用于结束掉新Context
的回调,签名为func()
- 输入:父
context.WithCancelCause(parent Context) (ctx Context, cancel CancelFunc)
- 输入:父
Context
- 输出:新
Context
、用于结束掉新Context
的回调,签名为func(cause error)
- 输入:父
context.WithCancelCause
相对于context.WithCancel
,唯一的不同点是可以输入一个cause
信息,来声明是因为什么业务性质的原因从而取消整个Context
,而程序写法上大致相似。
假设我们针对一次会话,建立起这样的goroutine
协作模式:
- 主
goroutine
决定某个会话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 子
goroutine
处理业务逻辑,但期间还要关注主goroutine
的决策,来决定继不继续做
那么从程序角度,就可以写这么一个例子:
1 | func TestCtxWithCancel(t *testing.T) { |
这种场景下,如果sleepTimeout
小于waiterTimeout
,由于主goroutine
先调用cancel
,那么子goroutine
的select
里就会先监听到ctx.Done
,从而直接返回一个done
字符串结束掉。反之如果sleepTimeout
大于waiterTimeout
,子goroutine
会等到waiterTimeout
之后,再返回一个timeout
字符串。但不管怎么说,ctxCancel
实例在主goroutine
和子goroutine
之间是有效共享的,主goroutine
通过cancel
方法操作ctxCancel
实例的结果,子goroutine
是可以感知到的。
接下来看一下context.WithDeadline
,和context.WithCancel
一样,也是返回新的Context
实例和主动结束情境的cancel
函数。但有所不同的是,业务需要输入一个自动结束掉情境的deadline
时刻,这样到了deadline
的时候,新的Context
实例会自动地cancel
掉整个情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下context.WithDeadline
怎么通过源码实现的,本文不做源码解析,只看用法。
假设和刚才一样,对于一次业务会话的协作关系,主goroutine
决定做不做,子goroutine
做牛马,那么如果用到context.WithDeadline
的话,可以这样描述:
1 | func TestCtxWithDeadline(t *testing.T) { |
当子goroutine
有监听到整个情境结束时,就有几种可能性:
- 情境没有设置
deadline
,因为其它原因被结束掉 - 情境设置了
deadline
,并且到了deadline
时间 - 情境设置了
deadline
,但还没到deadline
时间就被其它原因取消掉了
那么业务层面,就可以根据这几种可能性,来分配不同的业务逻辑了。
最后,我们来看context.WithValue
的作用。context.WithValue
,本质是为继承的Context
实例,新增一对key
和value
的映射。用法非常简单:
1 | func TestCtxWithValue(t *testing.T) { |
在长链路调用的场景下,RPC/日志框架层面,可以约定一组携带调用信息的keys
。以此为基准,RPC框架在收到请求时,可以创建一次调用的Context
,通过context.WithValue
为这些keys
赋值,然后再把包含调用信息的Context
实例给到业务handler
。业务handler
需要利用到这个Context
实例,不仅调用下游的时候需要带上,而且在日志打印逻辑中,也需要输入Context
实例,从而使得调用信息可以在日志中被打印出。这样一来,调用信息就可以覆盖到整条链路。当我们需要排查调用逻辑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调用信息里某个key
的值作为日志关键字,从而查到整条链路的日志了。